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培养应该是从小开始的,具体包括听课的习惯、写作业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等,在孩子开始入学的阶段,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这些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愿意学习,才会为了学习去付出,去努力。如果连最起码的兴趣都没有,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简直是无从谈起。如果孩子发现学习是一件能够给自己带来知识,带来快乐的事情,他一定会用心去努力。
第二,培养孩子专心的品质。
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这就必须培养孩子专心的品质,要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去阅读一篇课文,去写一篇作文,去背诵一首古诗,去做一套习题。集中精力,专心去做事,是培养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必不可少的,家长一定要重视。
第三,培养孩子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许多孩子都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极为重要。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薄弱点,在上课时对于一些自己存在问题的关键知识点更能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和学习。而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各类知识点加强记忆,熟练掌握。
第四,培养孩子养成做事细心的好习惯。
学习需要细心,任何小的错误都会导致结果的错误。知识的学习贵在日积月累。如果不断地犯小错误,日积月累必然会成为大错误。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养成细心的好习惯,扎扎实实掌握还最基础的知识点,这样学习效果自然差不了。
第五,教育孩子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许多孩子在低年级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心思也没有放在学习上。这时家长就需要教育孩子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把学习重视起来,这样学习起来更用心。
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必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奖罚分明。建立明确清晰的奖罚制度。孩子做错了事情,就必须得按照之前的约定进行相应的惩罚,相反,如果孩子做好了事情做对了事情,家长也得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进行正面方向的努力。
2、适当的陪伴。当今社会的“三明治一代”越来越多,上有老下有小,对于身处中年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容易。但是无论如何,家长也得抽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现在很多家庭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来带,缺失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这样的话,孩子的心理问题、成长问题、学习问题肯定都不能及时发现,更不能适时教育。
3、教会孩子科学的利用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孩子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孩子虽然看似忙忙碌碌,实际拖拖拉拉。有的孩子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就是上学、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表现。
4、教会孩子灵活自主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习独立自主的思考,不能不求甚解,更不能死记硬背,思维的活跃和积极性非常有用。
5、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荐文章:
- ·高中生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 ·怎样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
-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
- ·儿子与父母关系不好怎么办
- ·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差怎么办
- ·高中生成绩退步如何鼓励
- ·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 ·青少年抑郁厌学怎么办
- ·高一月考成绩很差怎么办
-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 ·孩子自觉性差,怎么培养
- ·亲子关系有哪三种类型
- ·孩子为什么厌学 家长怎么办
- ·小学成绩差能上初中吗
- ·高一孩子读书没有动力怎么办
-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 ·初中阅读理解能力差怎么提高
- ·初中怎么复习英语
- ·如何教育初中生的孩子
- ·孩子自残家长该怎么办
- ·孩子迷恋二次元怎么办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 ·14小孩不听话怎么办,是不是叛逆期
- ·16岁女孩叛逆期会有几年
- ·初一数学复习方法
- ·五年级阅读理解差怎么办
- ·初中数学差从哪里学起来
- ·英语怎样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成绩
-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